為進一步深化智能變電站技術,統一建設標準,提升工程建設質量、安全、效率,國家電網公司開展標準配送式智能變電站建設,提出“標準化設計、工廠化加工、機械化施工、裝配式建設”的技術原則,這是建設“一流電網”的重要舉措,是標準化建設的深化,這不僅能夠有效縮短工期, 提高工程質量, 降低全壽命周期成本,而且有利于環保,提高智能變電站建設效率,全面提高電網建設能力,使變電站建設走向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精細化建造的道路。
電力預制艙幾大主要的特點
全預制裝配式變電站改變了變電站傳統的電氣系統布局、土建設計和施工模式, 通過工廠生產預制、現場安裝兩大階段來建設變電站。其標準化設計、模塊化組合、工業化生產、集約化施工, 使變電站建設走向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精細化建設的道路。
1) 在土建方面: 改變傳統的電氣系統布局,貫徹建筑節能、節材、節水、節地方針, 力求使建筑結構輕型化, 利用現場快速拼裝工藝, 變施工串聯流程為并聯流程來縮短施工周期。
2) 電氣方面: 劃分為進線模塊、主變壓器模塊、出線模塊、綜合自動化模塊、無功補償和消弧線圈模塊。其中各模塊之間的現場連接是技術難點。此外, 需制定變電站通用設計、部件加工詳圖、工廠生產工藝、現場拼裝工藝、建筑取費定額、裝配式建造管控六大標準體系。
3) 全預制裝配式變電站建造模式需要現代預制件、鋼構件工廠作支撐, 需要對傳統土建工程招標及標段劃分作調整, 需要對采購方式與施工組織重新定義。
電力預制艙需要關注的問題和不足
1) 裝配式建筑物的耐久性能。傳統變電站的建筑設計使用年限為50 a, 而裝配式變電站的建筑設計使用年限能否達到傳統建筑水平, 使用周期中維護費用是否經濟等問題缺少實踐驗證。為此, 全預制裝配式變電站在設計時, 采用了建筑行業已廣泛應用的材料, 材料本身的耐用性能超過50 a, 計算的標準也是按50 a 標準規范設計;其使用周期中維護費用僅為屋面卷材的更新和鋼結構表面的防銹漆更新處理。
2) 裝配式建筑的防水、防潮和保溫效果。全預制裝配式變電站在設計時, 采用復合材料的防水、保溫等各項性能都優于普通的混凝土建筑, 基礎采用現澆的筏式基礎, 避免了地下潮氣侵入。
3) 裝配式建筑的安全性能。要驗證在出現設備故障時, 如高壓開關柜真空包拉弧擊穿, 是否會導致室內壓力增大而爆炸, 以致造成建筑物破壞的情況。通過對以往的事故通報分析可知,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 發生概率極小) , 最多是開關柜的柜體本身破壞, 不會對建筑物產生影響。
4) 在變電站主設備的物理壽命、技術壽命、經濟壽命方面的研究不夠深入, 未能全面掌握影響這三方面的因素。在設備招標時未提出明確的設備使用壽命, 未能考慮主設備在全壽命周期內的成本最優。本工程僅在土建專業做了大量的優化創新, 電氣設備還是常規設備。
電力預制艙作為一種不錯的預裝智能變電站設備,在我國已逐漸應用于各個領域。然而,由于用戶知道無人化管理和智能化處理的特色,他們不重視或從來沒有重視過電力預制艙的后期保護,許多預制艙在使用壽命結束時就被毀壞了。下面電力預制艙供應商來和大家說說它的保護要點。
1、留意對艙體內部環境的檢測
由于電力預制艙內部須全年保持的恒溫,因而需求裝備冷暖空調來操控內部環境的溫度。必須挑選工業級一體機,而不是家用懸掛式空調或其他類型的空調。工業一體機空調具有遙控、來電自發動、除濕等功用。為了操控空調用電資源的糟蹋,能夠裝備設備智能溫控設備與空調銜接并進行智能操控。
2、留意機艙內部設備的監控和外部機艙的監控
預制艙表里部都要設備進行遠程監控的視頻攝像設備,完結對艙體內部操作和微控設備處理進行監控,全體提高設備的穩定性,一起完結安防功用。及時對外部環境進行觀察處理。
3、留意艙體銜接處的防腐和密封
艙體由模塊化拼接而成,全體拼接處一般設有緊固銜接設備、密封條和防撞條。一般來說,這些緊固銜接設備由不易變形的高強度合金資料制成,全體防腐防銹性能或許較差,因而有必要在外部噴涂防銹漆或防腐漆。密封條的挑選還應留意不要挑選由聚苯乙烯化學資料制成的易于固化和硬化的橡膠制品,而要挑選純天然橡膠密封條。
4、其它首要類別細節的留意事項
艙體還應留意其它留意事項,如艙體結構的銜接處是否加有防腐防銹辦法;艙體母槽線是否規劃合理;槽線與設備之間是否添加抗靜電處理板;機艙地板是否通過防水處理加固;機艙外的防雷接地端子是否腐蝕。